![]() |
討 論 |
專輯名稱 台灣紅歌 | |
樂評作者 黑寡婦+阿利 | |
資料來源 留言版 | |
日 期 2000.11 |
黑寡婦: 這十幾年來,一直非常喜愛中森明菜的歌,而對於江蕙姐的喜愛,雖是近五六年來的事,但是基於人不親土親的緣分,喜愛的程度早已超過了中森明菜。中森明菜自從在許多年前轉型成功成為實力派的藝人後,曲風和剛出道時偶像風格的味道截然不同,她大膽的嚐試了爵士和南美洲森巴的舞曲,的確令人耳目一新,用心的表現自然也是可圈可點。可是我最喜愛明菜的一點就是她的低音。中森明菜的低音柔軟而紮實,而且還帶一點性感的沙啞,這是讓我始終一直無法忘懷的一點。 而現在的流行歌曲,為了要帶給人立即的深刻印象,在副歌的部分皆是以高音取勝,因為這是低音旋律所不能比擬的,畢竟低音的旋律要給人深刻的印象並不容易,除了歌詞本身的意境要夠,歌手的功力在此時也真正受到嚴厲的考驗。為什麼呢?高音大家都可以練,只要一個歌手本身條件不是天生的低音,要練高音絕不是難事。可是試問各位喜愛音樂的朋友,你這一生中你聽過幾個人以低音的歌曲或旋律來感動過你。
阿利: 另外,有人對咬字較不重視,或許感情可以彌補,是嗎?我個人的看法,清楚的咬字,是基本要素,它可以清楚而直接而完整的將歌曲精神表達出來,讓聽眾很快的體會。一個講話講不清楚的人,我想,聽的人也很累。我印象裡,三大男高音之一卡列拉斯曾在專輯中唱了一首中國民謠”在那遙遠的地方”,字正腔圓,令人佩服。相對很多港星的咬字,實在令人不敢恭維。蕙姐將這些技巧運用在花若離枝上,成功鋪陳了出感情。
黑寡婦:
|